痉挛性斜颈,顾名思义,就是颈部肌肉的不自主发生痉挛,从而引起颈部的歪斜,导致持续头部及颈部偏斜,不能摆正,或者摆正后颈部肌肉疼痛,发生痉挛的疾病。根据报道,痉挛性斜颈的发病率大约是 9/10 万。美国有一个痉挛性斜颈病友联合会约9万人。我国发病人数,估计是美国的几倍。
济南脑科医院院长成军群指出,痉挛性斜颈诊断容易,见到患者头颈歪斜,伴不停的摇晃或颤动,基本可确定,但确诊还需符合以下两点:
1、患者有肌张力障碍。
2、排除其他疾病。如肝豆状核变性疾病、帕金森氏病、脑瘫后遗症、肌性斜颈等。
痉挛性斜颈临床表现
多为成年起病,但也有少数病例发生在儿童,本人遇到两例6岁儿童、1例12岁学生,大遇到86岁高龄患者。男女均可发病,女性发病率略高男性。多在某些诱因(如紧张、劳累、生气等)情况后发生,病情逐渐加重,很少会自行消退或缓减。头往往双侧肌受累,但受累程度常不对称致使头部偏向一侧作扭转运动。此病在活动时或工作紧张时加重,睡眠时症状减轻或消失。症状经常是突然出现,表现为颈部的牵拉,或头部不随意转动。头部和颈部姿势的异常可表现为多种姿态,可呈旋转、侧倾、前倾、和后伸,其次是头牵拉、颈后斜和颈前斜,少数病人表现为单纯的偏斜。
痉挛性斜颈临床分型
1、水平旋转型:以一侧胸锁乳突肌和另一侧头夹肌痉挛为主的患者的头转向一侧的痉挛性斜颈。
2、侧屈型:以同一侧颈肌发生痉挛,如同一侧的胸锁乳突肌、头夹肌、提肩胛肌、颈阔肌、前中后斜角肌,其中部分肌肉痉挛时,患者头颈向该侧屈的痉挛性斜颈。
3、旋转后仰型:以一侧头夹肌、斜方肌、提肩胛肌痉挛为主时,患者头颈既向患侧转,又向后仰的痉挛性斜颈。
4、旋转前倾型:以一侧胸锁乳突肌、颈阔肌痉挛为主是,患者头向患侧旋转,又向前倾的痉挛性斜颈。
5、过伸型:两侧斜方肌、头夹肌、半棘肌同时痉挛或某一两对肌肉痉挛,患者头颈向后过伸、眼睛看天的痉挛性斜颈。
6、过屈型:两侧胸锁乳突肌、颈阔肌、斜角肌(前、中、后)同时或其中某一两对肌肉发生痉挛时,患者头颈向前屈的痉挛性斜颈。
7、混合型:颈项多处肌肉痉挛,患者头颈歪斜呈多变状态,其他部位肌肉痉挛还可出现相应的表现。
8、疼痛型:有上述某类型的表现,伴有颈、肩、背等部位因痉挛造成神经受压,引起疼痛的痉挛性斜颈。
痉挛性斜颈怎么治疗?
济南脑科医院成军群院长对于现阶段痉挛性斜颈治疗介绍:痉挛性斜颈往往在发现时就已经是病症的成熟期,所以越早的发现才能越早的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在发现之后许多患者都是存在着不重视的态度,往往都是购买一些辅助性的设备,加以药物调理,所以很难达到治疗的效果。所以,痉挛性斜颈久治不愈,成为一个现状,不仅多花冤枉钱,并且对患者的日常生活的影响还一直存在。
“脑立体定向术”——让你和辅助设备告别
“脑立体定向术”是济南脑科医院医生团队经过多年临床验证的疗法,是科学治疗理念的又一技术。“脑立体定向术”在痉挛性斜颈疾病治疗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效果,开启了临床医学治疗痉挛性斜颈的标准。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有关痉挛性斜颈的相关介绍,相信大家看后有了新的认识,希望大家尽量的做好对该疾病的预防。如有疑问可拨打济南脑科医院免费仔细热线400-6900-971。